当前位置:医疗保健

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

2024-03-11//外围买球网

    冬春交接,气温波动大,呼吸道疾病高发,而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,返校后同学们近距离频繁接触,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。流行性感冒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、水痘、麻疹、流行性腮腺炎、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。那么如何让同学们远离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呢?做好防控很重要!

    一、常见春季呼吸道传染病

    1.流行性感冒

    流行性感冒,简称流感,是由甲、乙、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,属于丙类传染病。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,临床表现以高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,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。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传染性强,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,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。人群普遍易感,发病率高,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。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:急起高热、全身疼痛、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。如果遇上厉害的病毒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,少部分人会出现肺炎、心肌炎等并发症。

    对大多数人来说,使用退热药、止咳化痰药等对症治疗,经充分休息,3-5天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可自行缓解,疲倦感可能持续略久一些。

    2.新型冠状病毒感染

  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(SARS-CoV-2, 以下简称新冠病毒)引起的一种传染病。新冠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,对紫外线和热敏感,乙醚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。人群普遍易感,传染源以新冠病毒感染者为主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;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。

    中国疾控中心于2月9 日发布信息,WHO监测信息显示,春节前新冠变异株JN.1在全球多地已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株,自1月底该毒株在我国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,发出春节期间疫情上升预警。2月以来新冠JN.1感染率上升较快。感染新冠病毒后,按照“一阳”和“二阳”的经历,大部分人会出现类似“流感”的症状,一周内基本能恢复,但弱势群体、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,可能病情会比较严重。

    3.肺炎支原体

    去冬今春以来,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。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,也不属于病毒,它属于非典型微生物,个头比大部分细菌小。感染后潜伏期可长达2-3周,起病缓慢、病程较长。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绝大多数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是没有症状的,儿童中约1/3是没有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,只在检测时发现有感染过支原体,这部分人是不需要治疗的。显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可轻可重。轻症感染仅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咳嗽等“感冒”症状,部分人感染后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增快、肺部啰音等肺炎表现,并有肺炎的影像学改变。需要进行抗感染和对症治疗。

    4.水痘

    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,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重,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发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。冬春两季多发,传染力极强,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。自发病前1~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,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感染,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%以上。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一般不留瘢痕,病后可获得永久免疫。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,多年后感染复发出现带状疱疹。

    5.麻疹

  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,属于乙类传染病,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“烧3天,出3天,退3天”,分别对应的前驱期、出疹期、恢复期。前驱期主要症状是发热、咳嗽、流鼻涕等感冒症状,口腔两颊黏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,此阶段传染性最强;出疹期由面部开始,自上而下开始出皮疹,颜色由浅变深,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,可散在分布,或不同程度融合。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褐色色素沉着。体温可高达40℃;恢复期皮疹开始逐渐消退,体温也开始恢复正常。

    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,又称“见面传”,可见传染性之强,患者发热前4天至出疹后4天均具有传染性。麻疹病毒主要通过患者喷嚏、咳嗽和大声说话时排出的飞沫或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。

    6.流行性腮腺炎

   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,俗称痄腮。四季均有流行,以冬、春季常见。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。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传染病,患者可有倦怠、畏寒、食欲不振、低热、头痛等症状。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肿大,表面发热,有触痛,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,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。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、睾丸炎、胰腺炎及卵巢炎。病人是传染源,直接接触、飞沫、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。接触病人后2-3周发病。

    7.手足口病

   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,以发热和手、口腔、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重症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,可导致死亡。人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-5岁,在3岁内更为常见。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,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。

    手足口病的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,该病隐性感染率高,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、咽喉分泌物、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。以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,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。

    二、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

    1.常通风。应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新鲜,每天保持良好通风不少于1小时,尽量让阳光照射到室内,常晒被褥和衣物,勤打扫室内环境卫生。

    2.勤洗手。养成饭前便后、接触公共物品后、回寝室(家)后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洗手的习惯,避免用脏手接触眼睛、口鼻等。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冲洗。

    3.多喝水。喝水能保持上呼吸道黏膜湿润,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,还能加速机体代谢,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,净化体内环境。

    4.强体魄。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身心健康,适当增加户外活动,坚持体育锻炼,对人体的呼吸功能有很大的益处。

    5.养习惯。保证充足睡眠、均衡营养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、不吸烟、少饮酒、注意保暖受凉防寒、不随地吐痰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
    6.少出门。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,不到病患居住的房间窜门、聊天,与人交谈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。

    7.戴口罩。正确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性价比最高、最便捷、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。

    8.早治疗。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,切忌不当一回事,更不能胡乱买药吃,乱用退热药和抗生素,以免延误或掩盖病情。

   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,每个人都应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关注自我健康状态,如出现发热、咽痛、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症状,请及时戴好口罩、做好个人防护到外围买球网就诊,不带病上班、上课。

 

最近更新

Baidu
sogou